情遗东门——我和一个小姐的故事第六十章 水性杨花

首页
字体:
上 页 目 录 下 章
10(2/2)
痛恨男主角。你说“赖在阿娇身边就只有一个解释,用甜言蜜语换取

    免费的性伙伴。”对你的这个想法,我在本章的第10楼就有过提示,现在,再向你提示一遍,希望

    不要误解。10楼的内容粘如下:

    我在看网友的回复时,有许多人认为“我”和阿娇在一起时是不付钱的。其实这是一个误解。

    强哥其实是要付出经济代价的。只是这种代价,不是以交换的形式出现,而是以“爱”的名义

    出现。不是按“次”,而是按“时”。

    例如,阿娇每个月要交房租水电费,阿娇的小孩每年要交学费,都是强哥出钱。阿娇生病时,

    回老家时,也都是强哥出钱。平日里,帮着买些菜,买些油米等等,送些时装衣服首饰等等,

    都是要花钱的。只是文中没有强调这一点,而是留出了空白,让读者去品味。

    如果真的像有的网友认为的那样,强哥不给阿娇钱,阿娇早就一脚把他给蹬了。阿娇是生活

    在现实中,不是生活在虚无中。

    [本帖最后由hx168ok于2010-7-909:03编辑]******本文决定公开征求故事的结局。凡对此小说有自己想法、意见和建议的网友,均可在下跟贴,

    将其告之作者。作者若觉得合情合理,便会采用。若觉得不可用,只要网友认真跟贴了,作

    者也会给予认真的回复,以报答其关心。******哈哈,天涯兄。如我自己所说,正在写长篇大论的“东门”评论。而昨天我正好写到一点关于结局的内容。既然您征集了。我就粘贴一下好了。过阵子,写完了我会去评论区发个比较有整体感的文章。

    故事嘛!总要有点高潮才好的。有的时候,在创作上甚至是整个作品,只为了一个事先构思好的设计。爱伦·坡有一篇谈写作的文章里说,作者应该在写作之前先构想好自己要达到的艺术效果,然后再构思怎么达到这个效果。所以我们可以看见爱伦·坡的小说或者是诗歌,往往是只为了最后一句话,设计复杂的情节。

    当然啦,这不是艺术创作的铁律。不过我前一阵子就有点心思,老猜测“东门”最终的一种艺术效果是什么。也可以是故事的高潮吧。而具体到“我”和阿娇的身上,该是两人的归宿。

    其实文章写得苦一点没什么。金庸的小说都是这个套路,开始的时候主人公土了吧唧,中间是历尽艰辛,但是这结尾很重要,多是修成正果。当然啦,开放式的结局也是有的。不过这种归属感,会让人安心一点。就像[神雕侠侣],虽然中间两个主人公分分合合,不过还是能让人看到希望,因为爱情的主题始终没有真正断绝。而且在那个情境之中,即使没有爱情,还有大义。杨过即使没有了小龙女,去搞个抗元斗争,也让人觉得不错。为什么?有归属。所以看到了近乎绝望的十六年之约的时候,也没有读者说忍不了了什么的。(责任编辑:admin)
本章未完,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
上 页 目 录 下 章